糖友注意!这类常用新型降糖药,可能增加致命急性糖尿病并发症风险
各类新型降糖药的不断问世,大大丰富了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选择,但新药也可能带来新的挑战。

中山大学赵萌团队揭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调控造血干移植新机制
近日,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赵萌教授和孙逸仙纪念医院蒋琳加研究员联合带领的团队在 Blood 期刊发表了题为:The RIG-I-NRF2 axis regulates the mesenchymal stromal niche for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的研究论文。

科学家最新揭示含有三基序的蛋白质31是脂肪性肝炎发病过程中内源性抑制剂
近日,重庆师范大学的研究者们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发表了题为“The E3 ubiquitin-protein ligase Trim31 alleviates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by targeting Rhbdf2 in mouse hepatocytes”的研究型文章。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含有三基序的蛋白质31(Trim31)是脂肪性肝炎发病过程中菱形5同系物2(Rhbdf2)和下游级联的内源性抑制剂,可能成为治疗NAFLD/NASH及相关代谢性疾病的一个可行靶点。

光调控甲状旁腺激素分泌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杨帆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发表题为“An optogenetic approach for regulating human parathyroid hormone secretion”的研究论文。研究发现,继发性甲旁亢患者甲状旁腺中CaSR表达下降,PTH高水平分泌。细胞/类器官培养和动物实验结果均证实,利用光遗传技术调节甲状旁腺细胞,可诱发膜电位改变以及胞内钙响应,抑制PTH的分泌。

一种新方法有望强劲产生功能性的人类胰腺β细胞从而来帮助治愈糖尿病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Science Advances上题为“Human expandable pancreatic progenitor–derived β cells ameliorate diabetes”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中国浙江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首次实现了胰腺祖细胞(PPs,pancreatic progenitors)强劲扩张的长期目标。

科学家开发出有望抵御人类肥胖和心脏病发生的新型疗法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Steroids上题为“A synthesis of a rationally designed inhibitor of cytochrome P450 8B1, a therapeutic target to treat obesity”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德克萨斯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成功开发了一种创新性的抑制剂,其或能帮助抵御机体肥胖并潜在预防心脏病的发生;研究者表示,这种抗肥胖药物或能阻断细胞色素P450 8B1酶的影响效应,该酶与胆固醇的吸收和肥胖有关。

富硫细菌环肽的生物合成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刘文课题组长期致力于核糖体肽来源的富硫细菌环肽的生物合成研究。课题组先后解析了硫链丝菌素侧环中的喹纳酸、诺丝七肽侧环中的甲基吲哚酸、硫霉素结构中的唑杂环和Sch40832核心环中二氢咪唑并哌啶等非天然氨基酸结构单元形成的酶学过程。相关研究加深了核糖体肽来源的天然产物及其相关翻译后修饰机制方面的认识。上述工作已经在《美国化学会志》(J. Am. Chem. Soc.)在线发表

科学家揭示阿尔兹海默病患者大脑中新型蛋白质相关的改变特性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Neuroscience上题为“Large-scale deep multi-layer analysis of Alzheimer’s disease brain reveals strong proteomic disease-related changes not observed at the RNA level”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埃默里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对阿尔兹海默病患者的大脑进行大规模分析,揭示了一系列与疾病相关的蛋白质共表达模块的变化,当研究人员分析相同大脑区域中的RNA网络时并未发现这些改变。

新型疟疾疗法或有望克服当前疟原虫的耐药性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PLoS Pathogens上题为“A revised mechanism for how Plasmodium falciparum recruits and exports proteins into its erythrocytic host cell”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澳大利亚伯纳特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或有望开发出抵御疟疾的新型疗法。

空气污染或会通过影响胎盘中的基因表达对女性妊娠产生不利影响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Toxicological Sciences上题为“Gestational Exposure to Ultrafine Particles Reveals Sex- and Dose-Specific Changes in Offspring Birth Outcomes, Placental Morphology, and Gene Networks”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德州农工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对实验模型进行研究分析了空气污染对胎儿发育的影响效应。他们分析了暴露于不同浓度的超细颗粒物(UFPs,ultrafine particles)对胎儿发育的影响,以及这种暴露如何影响胎盘中某些基因的表达。
